美日韩在线观看_xxx免费观看_亚洲经典在线_成人福利影院

今天是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歡迎光臨本站 

外省市行業資訊

文旅企業補貼!嘉魚縣文化產業發展獎勵政策有19條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4/1/4     瀏覽次數:    
嘉魚縣文化產業發展獎勵政策有19條,詳細的政策內容小編已經整理了,想申報嘉魚縣文化產業發展獎勵政策的企業可隨時咨詢小編:
嘉魚縣文化產業發展獎勵政策有19條,詳細的政策內容小編已經整理了,想申報嘉魚縣文化產業發展獎勵政策的企業可隨時咨詢小編: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武漢分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一、嘉魚縣財政政策
(一)充分發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縣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的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采取貼息、補助、獎勵等方式,用于引導扶持全縣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骨干文化企業培育、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搭建、文化產品品牌打造、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等。
(二)鼓勵“個轉企”“企進規”。文化產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為企業、縣內企業剝離文化及相關產業業務成立獨立核算的企業法人等新成立的文化產業企業,經營滿1年且主營業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的,按主營業收入的1%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獎勵最高不超過2萬元;對年度新增的規(限)上文化企業,一次性給予每個5萬元獎勵,對入規(限)上滿一年以上的,再獎勵5萬元。
(三)新引進并經認定的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在2000萬元(含本數)以上,通過銀行貸款實施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對實際支付的利息給予補貼,每個項目的貼息年限不超過3年,貼息率最高不超過當年國家規定的銀行貸款基準利率,補貼額最高不超過實際利息支付額的50%(文化企業以無形資產質押方式向銀行貸款,補貼額最高不超過實際利息支付額的60%),單個企業年度貼息不超過30萬元。對新引進的且在我縣獨立核算的文化企業總部,在我縣首次投資文化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00萬元以上(含本數)的,按照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的5‰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其他支持總部經濟政策按照《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嘉魚縣進一步招商引資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嘉政發〔2019〕6號)第十條執行。
(四)對納入“四上”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下同)統計范圍且能正常報送統計報表的文化產業企業,企業年營業收入在10億元以上(含10億元)的,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企業年營業收入在10億元以下、5億元以上(含5億元)的,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企業年營業收入在5億元以下、1億元以上(含1億元)的,一次性給予6萬元獎勵;企業年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下、3000萬元以上(含3000萬元)的,一次性給予4萬元獎勵。
(五)對經相關部門審核并通過綠色印刷認證,最終產品標明“中國環境標志”圖案、“綠色印刷產品”字樣的印刷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的獎勵;對入選國家、省級印刷示范企業的單位,分別給予不超過5萬元、2萬元獎勵;對印刷企業入選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并已實施的項目,給予每個項目不超過5萬元的補助。
(六)優先采購本縣文化產品和服務。鼓勵納入本縣預算管理的機關、事業單位、基層組織和社會團體,在采購文化產品和服務時,安排不低于30%比例采購本縣文化企業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縣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每年發布我縣文化企業名錄。
二、嘉魚縣稅收減免政策
(七)所得稅減免:1.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自轉制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2018年12月31日之前已完成轉制的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起可繼續免征五年企業所得稅。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3.對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4.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5.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八)增值稅及其他稅費減免:1.文化企業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可申請免征增值稅。2.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的,免征增值稅。3.黨報、黨刊將其發行、印刷業務及相應的經營性資產剝離組建的文化企業,自注冊之日起所取得的黨報、黨刊發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稅。4.由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文化單位轉制為企業,自轉制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對其自用房產免征房產稅。2018年12月31日之前已完成轉制的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起對其自用房產可繼續免征五年房產稅。5.對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中資產評估增值、資產轉讓或劃轉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契稅、印花稅等,符合現行規定的享受相應稅收優惠政策。6.從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按50%的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三、嘉魚縣土地供給政策
(九)文化產業發展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縣、鎮兩級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應安排一定比例的指標用于文化產業建設。對于專項用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土地,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且列為縣級及以上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的,優先予以用地保障。
(十)支持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的單位利用存量房產、原有土地興辦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在符合城鄉規劃前提下土地用途和使用權人可暫不變更。連續經營一年以上,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按劃撥土地辦理用地手續;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前提下,按相關規定辦理用地手續。
(十一)10億元以上的重大投資的文化產業項目,土地價格綜合片區工業和服務業基準地價統籌考慮。其他政策按照《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嘉魚縣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嘉政發〔2019〕6號)第五條執行。
四、嘉魚縣文化投融資政策
(十二)加強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擴大對有潛力、有前景文化企業的貸款規模。支持金融機構加強與融資擔保公司合作,擴大對文化企業的貸款擔保規模。支持金融機構對具有優質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文化企業通過權利質押貸款方式,擴大收益權質押貸款范圍。
(十三)支持設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發揮嘉魚產業基金撬動放大效應,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做好文化企業從初創期至成熟期各發展階段的融資方式銜接。
五、嘉魚縣文化產業園區相關政策
(十四)鼓勵文化企業創建國家、省示范園區、示范基地。對評為國家級文化產業實驗區、示范基地、省級示范園區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10萬、5萬元的獎勵。
(十五)縣級文化產業園區的認定。1.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有較完備的投資、建設與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和功能定位符合全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主導產業屬于我縣文化產業重點發展行業。2.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單位具備企業法人資格,有健全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有規范的財務等管理制度。3.具備較完善的基層設施,能夠為入園企業發展提供基本的硬件環境,有基本的公共服務平臺。4.入園的文化企業不少于10家,且占全部入園企業的比例不低于70%。
(十六)比照工業招商相關政策,創新融資方式,適度超前配備園區各項硬件基礎設施。對被認定為文化產業園區的,由縣財政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入園文化企業,給予房租30%的補貼,單個企業每年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10萬元,補貼時間從企業實際入駐并正式運營后第二個月份開始計算,最長補貼期3年。
(十七)對園區的運營管理單位和入園文化企業成功舉辦、參加經縣級以上文化產業主管部門備案批準的并有一定規模、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文化產業商務會展活動,由縣財政按照活動實際總投資額的30%給予補貼,每項活動補貼金額最高10萬元。
六、嘉魚縣人才培育和引智政策
(十八)加大人才培訓力度,支持湖北科技學院、武昌首義學院、武漢東湖學院、咸寧職業技術學院與文化企業、文化產業園區合作建立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和實習實訓基地,鼓勵支持開設文化產業相關專業,并面向文化產業重點企業開展培訓工作,增強企業人才綜合素質。
(十九)加大文化產業領軍人才的引進力度,大力引進文化產業策劃、文化產業經營、資本運營、文化科技創新和文化經紀代理等各類高層次人才。對引進的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經評審認定為“南鄂英才”的,參照《中共咸寧市委 ?咸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南鄂英才計劃”的若干意見》(咸發〔2017〕7號)、《縣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嘉政發〔2019〕5號)、《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嘉魚縣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嘉政發〔2019〕6號)規定,在資金獎勵、生活補貼、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予以支持。經評審的高層次文化人才在嘉魚工作期間,享受縣級以上(含縣級)制定的高層次人才的各類政策待遇。縣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商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高層次文化人才認定標準。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