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在线观看_xxx免费观看_亚洲经典在线_成人福利影院

今天是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歡迎光臨本站 

外省市行業資訊

分4類評價!紅安縣工業企業績效綜合評價范圍、條件和評價標準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4/1/5     瀏覽次數:    
為有效推動全縣工業經濟持續壯大規模、提升發展質效,圍繞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建立企業評級機制,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現結合紅安實際,制定本辦法。
為有效推動全縣工業經濟持續壯大規模、提升發展質效,圍繞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建立企業評級機制,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現結合紅安實際,制定本辦法。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武漢分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一、紅安縣工業企業績效綜合評價方法
(一)評價范圍
全縣范圍內除電力、自來水供應等領域外,所有占用土地的工業企業(含租賃廠房類)。
(二)評價指標
規上企業:畝均稅收(實際繳納稅收)、畝均工業增加值(可比價)、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單位能耗工業增加值、全員勞動生產率。
規下企業:畝均稅收。
(三)計分方法
1.權重設置(百分制)
規上企業:畝均稅收占35%、畝均工業增加值占25%、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占20%、單位能耗工業增加值占10%、全員勞動生產率占10%。
規下企業:畝均稅收占100%。
2.指標基準值
規上企業:畝均稅收15萬元,畝均工業增加值50萬元,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3%,單位能耗工業增加值3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25萬元/人。
規下企業:畝均稅收5萬元。
3.計算公式
每項指標按照基準值完成比例計算得分,最高得分不超過該項權數的1.5倍,最低為零分。企業某項指標為負值或空缺的,該項得分為零,其中確無排放和無能耗的企業,對應指標得基本分。
(四)加分指標
1.年主營業務收入增幅超過30%,且前一年度未出現負增長的規上企業,加3分。
2.年稅收總額超1000萬元且畝均稅收高于全縣企業平均水平的規上企業,高于1000萬元部分每增加5萬元加0.01分,最高加30分。
3.當年度建立國家級技術中心、設計機構的企業,加5分;當年度建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設計機構的企業,加3分;當年度認定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的企業,加2分。
4.當年度被認定為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企業,加5分;當年度被認定為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制造業創新中心的企業,加3分。
5.當年度被認定為省級質量標桿企業、國家或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隱形冠軍”企業、“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的企業,加5分。
6.當年度被認定為“長江質量獎”產品的企業,加3分;當年度被認定為“大別山質量獎”產品的企業,加2分。
7.當年度企業產品執行的標準達到或超過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的企業,加1分。
8.當年度完成一般規范性股改,在四板掛牌的企業加2分;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加5分;在主板、創業板、中小板等上市的企業加20分。
9.當年度新進規的企業和首次“小進規”企業,加2分。
10.當年度有技改投入且投資額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加3分。
11.當年度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企業,每件加1分。
12.投資強度和畝均稅收達到投資協議的企業,加2分;驗收后,企業容積率大于1.5(含)小于1.8(含)的,加3分;容積率大于1.8的,加5分。
(五)減分指標
1.未取得三級及以上安全生產標準化證書的企業或安全生產標準化證書到期未進行復審的企業,減1分;當年度安全生產標準化被摘牌的企業,減3分。
2.當年度退規的企業,減5分。
3.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稅務、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一般性違規行為受到相關部門查處的企業,減3分;消防方面發生火災事故受處罰額度5萬元以上的企業,減3分;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等方面存在一般性行為受到相關部門查處的企業,減3分。
4.誠信體系評價不合格的企業,減3分。
5.因企業自身原因,自竣工之日起閑置時間兩年以上且閑置土地20畝以上的,減5分。
6.簽約后未按期開工、竣工,因企業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閑置一年以上的企業,減6分。
7.企業征信中有惡意逾期的,減3分。
二、紅安縣工業企業績效綜合分類評價
企業當年度各項指標數據與加減分之和,即為總得分。根據企業當年度總得分從高到低排序,分別評為A、B、C、D四類,然后再根據提檔、降檔和否決指標進行最終定級。如同時符合提檔和否決指標,則實行否決指標。
(一)A類為優先發展類。指資源環境效益好、稅收貢獻大、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具體標準:規上企業總得分位列全縣前20%(含)、規下企業總得分位列全縣前5%(含)。
(二)B類為提升發展類。指效益相對較好,但發展水平有待提升的企業。具體標準:規上企業總得分位列全縣20%—60%(含)、規下企業總得分位列全縣5%—15%(含)。
(三)C類為轉型發展類。指效益與貢獻相對較差,需進行轉型發展的企業。具體標準:規上企業總得分位列全縣60%—95%(含)、規下企業總得分位列全縣15%—95%(含)。
(四)D類為倒逼整治類。指發展水平落后、綜合效益差、需重點整治的企業。具體標準:總得分位列全縣后5%的規上企業和規下企業。
三、紅安縣工業企業績效綜合修正指標
(一)提檔指標
1.屬于有效期內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提升一檔。
2.當年度成功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和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提升一檔。
3.當年度利用外資破零的企業,提升一檔。
4.當年度工業企業實施主輔分離、在紅安設立獨立法人資格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且銷售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提升一檔。
(二)降檔指標
1.當年度沒有研發活動的規上企業,下降一檔。
2.根據縣招商引資項目履約評價結果,當年度在約定時間內履行合同較差的企業,下降一檔。
(三)否決指標
1.當年度規上企業的畝均稅收和畝均增加值均低于全縣規上企業平均水平,不得列為A類。
2.在約定竣工日期兩年后未按約定標準實現達產(簡稱“投而未達”)的企業,經過整改期(6個月)仍未達到達產標準的,直接列為D類。
3.發生未經合法審批且實施群租行為的,直接列為D類。
4.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稅務、消防、食品安全、土地利用、特種設備、產品質量等方面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當年度發生2次以上一般違法違規行為并拒不整改的企業,直接列為D類。
5.稅收貢獻率為零的企業,直接列為D類。
四、紅安縣工業企業績效綜合結果應用
對A、B、C、D類企業在用地、用能、排污、信貸等資源要素配置上實施差別化措施。結果應用以鼓勵扶持為主,懲戒措施為輔,對新簽約企業給予3年的成長期。
(一)A類企業
1.財政鼓勵政策適當傾斜。
2.優先保障新增用能和用地需求。
3.各類申報項目、政府評先評優等榮譽稱號的重點推薦對象。
4.銀行授信和金融機構信貸的重點對象,可為企業提供低成本貸款資金。
5.對該類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補助,按城鎮土地使用稅當年實際繳納稅收的100%等額補助(企業當年享受城鎮土地使用稅獎補政策總額不得超過企業當年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總額)。
6.重點支持享受《關于支持全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中各項政策。
7.優先適用其他要素資源的保障。
(二)B類企業
1.在用地、用能、融資等方面給予適當支持。
2.鼓勵企業進行土地再開發,利用合法擁有土地、廠房、設施資源實施“零增地”技改。
3.對該類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補助,按城鎮土地使用稅當年實際繳納稅收的80%等額補助。
4.支持享受《關于支持全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中各項政策。
(三)C類企業
1.支持開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等技術改造,在符合我縣產業導向的前提下鼓勵企業開展“零增地”技改以增產提質。
2.對該類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補助,按城鎮土地使用稅當年實際繳納稅收的40%等額補助。
3.啟用有序用電方案時,作為限電對象。
4.不得參評年度各項先進。
(四)D類企業
1.限制新增用地、用能需求,限制通過申購、租賃等各種途徑新增排污總量。
2.對該類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不給予補助。
3.除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外,嚴格控制信貸支持。
4.啟用有序用電方案時,作為限電重點對象。
5.不得享受各項政府優惠獎勵政策。
6.不得參評年度各項先進。
五、紅安縣工業企業績效綜合動態管理
——評價工作每年開展一次,按照企業當年度數據開展評價分類,評價過程中企業享有知情權和申辯權。指標值調整等由縣科經局牽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發文并向社會公開。
——新供地的企業,在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竣工之日起兩年內可暫不開展評價分類;如參與評價,暫不列為D類。土地性質為工業用地的非工業企業經申請可列入評價范圍。
——從事農產品加工的工業企業,原則上不列為D類。
——鼓勵D類企業實施改造提升、并購重組、關停轉型、閑置騰退等措施,可暫緩執行要素資源差別化配置措施。由開發區、各鄉鎮(場、處)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書面意見,經縣科經局審核后執行。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由紅安縣先進制造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縣科經局)發揮協調推進作用,縣政府辦牽頭組織,縣科經局具體負責,各相關部門積極開展評價工作,落實差別化政策措施。開發區、相關部門、各鄉鎮(場、處)要高度重視工業企業績效綜合評價與應用工作,配強工作力量,增強工作主動性,確保責任落到實處。
(二)明確工作職責??h科經局負責牽頭部署數據采集和評價工作。負責提供獲評或認定國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隱形冠軍”企業、“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一般規范性股改企業、掛牌上市企業、進退規企業、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和國家級、省級研發、技術、設計機構的企業名單,以及有研發活動的規上企業等名單,公布評價結果和實施差別化政策措施的名單,并統籌協調各職能部門落實差別化政策,匯總各職能部門的相關數據、名單、意見等資料。
縣稅務局負責解釋畝均稅收指標、稅費政策,提供相關指標數據和完成情況,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人社局負責解釋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提供規上企業職工人數,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發改局負責解釋單位能耗工業增加值指標,提供信用體系評價不合格的企業名單和相關指標數據、完成情況,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統計局負責解釋畝均工業增加值、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等指標;負責提供研發活動零申報規上企業名單和規上企業銷售收入、用能、企業研發活動經費等相關指標數據和完成情況,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生態環境局負責提供發生一般性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名單,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自然資源規劃局負責審核提供企業用地數據,負責提供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名單,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財政局負責落實A、B、C類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補助。
縣市場監管局負責提供“長江質量獎”“大別山質量獎”產品的企業、達到或超過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企業和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安全、特種設備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名單,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應急管理局負責提供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企業名單,及當年發生2次(含)以上一般生產安全事故且在規定期限內拒不整改的企業名單,提供三級以上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被摘牌的企業名單,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招商中心負責提供招商引資項目履約評價中履行合同較差的企業名單,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農業農村局負責提供從事農產品加工的工業企業名單,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消防救援大隊負責提供發生火災事故、被處罰額度5萬元以上的企業名單,報縣科經局匯總。
縣供電公司負責提供評價企業的用電數據,報縣科經局匯總;負責落實C、D類企業限電相關政策。
縣產業發展中心、人行紅安縣支行、銀保監組負責落實A、B、C、D類企業的差別化信貸政策。
開發區、各鄉鎮(場、處)負責提供當年度納入評價范圍的企業名單,確認企業的實際用地面積和租賃生產情況;負責將績效評價告知函及時送達企業,并做好政策宣傳工作;負責對屬地企業新發生的變化和提出的申訴意見進行審核,并形成書面意見報縣科經局。
開發區、相關部門、各鄉鎮(場、處)要嚴格履行職責,對因工作推諉、拖延等造成影響和損失的,追究相關部門人員責任;對存在嚴重失職行為的,依法依紀嚴肅查處。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