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阜陽市企業朋友們,小編今天整理了阜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獎勵補貼標準及各行業企業獎補政策項目申報相關內容,如果有阜陽市界首市、太和縣、臨泉縣、阜南縣、穎上縣、穎州區、穎東區、穎泉區企業朋友想要申報高企的,歡迎隨時咨詢聯系小編!
(如果企業朋友們不清楚自己可以申請哪些補貼項目,可以聯系臥濤做一個免費的項目規劃,也可安排專門人員上門拜訪溝通)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3053132051(vx同號)
臥濤集團,2012年成立,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如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專利申請、軟著登記、商標注冊、財稅籌劃、股權設計、軟件開發、高企認定、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科技成果評價、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等一站式服務,在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陜西等地都有公司,10多年成功服務上萬家企業,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
阜陽市高新技術企業獎補政策文件:阜陽市促進科技創新創業扶持獎補政策
一、資金安排與扶持范圍
(一)設立“阜陽市促進科技創新創業專項資金”。綜合運用事前資助、事后補助、公開競爭、穩定支持等方式,通過資助、獎勵、貸款貼息等形式予以支持。重點扶持企業規下升規上、限下轉限上的發展關鍵階段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等高成長性企業。
(二)在本市區域內登記注冊、依法納稅,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相關組織和個人,均屬于本專項資金支持范圍。
(三)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既突出重點、扶優扶強,又兼顧普惠公平、激發活力,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引導創新、激勵創新的作用。
二、扶持獎補政策
(一)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1.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給予單個項目最高100萬元資助。對新認定的市級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獎勵。對經認定的中試基地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對本地企業購買先進技術成果在阜轉化的,依據產業化成效,按其技術合同成交并實際支付額給予10%~20%的補助,單個企業補助最高1000萬元。依據績效考核情況,對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技術轉移、科技中介等科技服務機構及技術經理人給予獎補。對獲得國家、省科學技術獎勵的第一完成單位,按照國家、省獎勵標準給予1:1獎勵。對通過國家或省審定、登記,由我市企業和高校院所主持選育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動物新品種(配套系),分別一次性給予30萬元、10萬元獎勵。
2.深化大院大所對接合作。堅持政府主推、企業主體、院所主營、市場運作、金融參與、多方共贏的原則,鼓勵大院大所與我市企業合作設立研發機構。支持大院大所在我市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研發機構,通過“一事一議”方式,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分期分檔給予支持,并對大院大所在阜陽組織高水平的創新論壇、產學研對接等活動給予經費支持。對大院大所和國內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在阜陽設立并入駐創新館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或技術交易中心,給予最高500萬元的建設經費支持,并依據績效情況,每年給予最高100萬元的穩定運營經費支持。對大院大所和國內知名孵化機構在阜陽設立并入駐創新館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或眾創空間,依據績效情況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3.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對當年新認定及第2次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連續3次及以上通過認定的給予20萬元獎勵。對當年由市外整體遷到阜陽、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運營情況的監測,一季度一分析一報告,加強對困難企業調研監測,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協調各方資源予以支持。
4.大力培育高成長性企業。對符合加計扣除條件的當年研發費用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超過30%的高成長種子企業、超過15%的潛在瞪羚企業、超過10%的瞪羚和獨角獸(含潛在)企業,分別按照研發費用的50%、20%和10%給予單個企業每年最高300萬元補貼。
(三)鼓勵引導加大研發投入
5.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對承擔國家、省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計劃項目的單位,根據項目合同實施進展績效,按項目上年實際國家、省撥經費的5%獎勵研發團隊,每個項目最高60萬元,每個單位獎勵最高400萬元。聚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綜合運用“公開競爭”“定向委托”“揭榜掛帥”等方式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市財政給予單個項目最高200萬元資助,特別重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縣(市、區)財政按照1:1配套資助。聚焦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實施重點研究與開發項目,給予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萬元資助。對市級立項的企業自籌研發項目,擇優給予相應補助。
6.實施研發投入考核獎勵。根據研發投入總量、研發投入強度,對規上企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非企業法人單位給予相應獎勵。
(四)加快創新平臺載體建設
7.推進創新功能區建設。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新獲批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火炬特色產業基地、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創新型產業集群,給予100萬元獎勵;對新獲批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國家和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對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農業科技園區,按照省績效考核獎勵標準給予1:1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和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工作站)、科普基地,分別給予50萬元和30萬元獎勵,并依據績效情況擇優給予運行經費補助。對高校院所與市(縣)政府合作共建的農(林)業綜合實驗站、農技推廣示范基地,按照省績效考核獎勵標準給予1:1獎勵。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擇優給予獎勵,并對科技特派員給予工作經費支持。對成功創建省級創新型縣(市)的給予50萬元獎勵。
8.支持各類創新平臺建設。對新獲批的國家重大創新平臺、新建的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采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支持。對新認定的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一室一中心”),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一次性獎勵,并依據績效情況分別給予最高300萬、100萬元穩定運行經費支持。對新認定的省重點實驗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分別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并依據省績效獎勵標準給予1:1獎勵。推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科技活動全覆蓋。開展市級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建設試點,給予每家試點單位50萬元資助。開展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認定和績效考核獎勵。對當年績效評價優秀的孵化器、眾創空間,給予獎勵。
(五)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9.支持科技人才團隊創新創業。每年審核選擇一批攜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在我市創辦公司或與市內企業共同設立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的科技人才團隊,市、縣(市、區)以債權投入或股權投資等方式,分A、B、C三類,分別給予1000萬元、600萬元、300萬元支持,并對符合條件的團隊優先推薦申報省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對新獲批登記備案的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累計給予最高150萬元資助。對引進A類外國高端人才的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降低企業引進高科技人才成本,對企業引進的急需緊缺科技人才按其年薪給予一定比例獎勵。對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總決賽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的企業給予相應獎勵。
10.強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針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和融資需求,協調各級種子基金、天使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社會資本,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支持力度。對企業在實施各級科技計劃項目期間,使用銀行及融資擔保公司為科技貸款進行擔保而產生的利息或擔保費用,給予50%的補貼,市重點上市后備企業當年貼息補助不超過50萬元,其他企業當年貼息補助不超過30萬元。對單個企業、科研機構購買的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等,給予其保費總額30%的資助。繼續實施科技創新券制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三、附則
(一)市科技局會同市財政局等部門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二)在執行本政策基礎上,省級明確要求市級配套(或共擔)的科技創新政策資金,由市與縣(市)按照2:8比例分擔,市與潁州區、潁泉區、潁東區、阜陽經開區、阜合現代產業園區按照3:7比例分擔。同一獎補事項,與其他市級財政政策不重復享受,其他市級財政政策已享受的,本政策按就高不就低原則補齊。
(三)市財政局會同市科技局抽取不少于30%的扶持項目進行績效評價,對政策實施情況及時評估、動態調整。市審計局負責對政策執行和資金使用進行審計監督。對弄虛作假、騙取資金的,予以追回已撥付資金,并納入阜陽市信用信息公示平臺黑名單;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如果您在申報上有什么問題,可以聯系小編咨詢。我們有專業的項目申報老師為您解答!
12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3053132051(vx同號)
企業產品百度首頁關鍵詞排名、企業品牌推廣、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均可聯系小編咨詢,專業團隊為您提供產品關鍵詞、企業品牌優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