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外省市行業資訊
關于武漢市眾創空間政策,小編在下文詳細介紹認定條件、認定獎勵政情況,武漢市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武漢經開區、東湖高新區各單位或者企業申報認定武漢市眾創空間項目有疑問需要了解政策歡迎隨時找小編溝通。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8715065127(微信同號)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4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總部合肥,分公司:安慶、宿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長沙)
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眾創空間認定獎勵補貼政策
東湖高新區每年設立5000萬元專項資金,鼓勵和支持眾創空間發展和開展眾創服務。
1、設施補助
支持眾創空間載體建設,按照其場地裝修改造費用的50%給予后補助,單個眾創空間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鼓勵眾創空間完善技術服務平臺,對眾創空間出資購買(租賃)用于創業服務的開發工具、公共軟件等技術服務設施,按照設備購置(租賃)費用的30%給予后補助,單個眾創空間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于投資建設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眾創空間購買智能制造裝備(工具)搭建小型生產中試車間公共服務平臺,支持金額最高可達到300萬元。
2、房租補貼
鼓勵眾創空間以零租金為創業者提供辦公和交流場地,對眾創空間提供的公共辦公和活動交流場地,給予50%的房租補貼,最高不超過30元/平方米/月,單個眾創空間補貼面積最高不超過1000平方米。
3、活動資助
支持眾創空間開展具有全國性、行業性、國際影響力的創業創新服務活動,對經備案并通過審核的活動,按照其舉辦各類創業活動實際支出的相關費用50%給予后補助,單個眾創空間每年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4、國際合作支持
支持東湖高新區眾創空間在全球創新尖峰區域設立分支機構,鏈接全球創新資源,根據其投資建設情況、孵化服務績效可以給予一次性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資金支持。
5、落戶鼓勵
對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體系的國內新型創業服務平臺和國際知名創業服務機構在東湖高新區成立分支機構,以及在東湖高新區建設運營區域中心性眾創空間、創客街區可采取“一事一策”的辦法予以支持。
6、績效獎勵
支持眾創空間直接投資或引入社會機構投資在孵企業(團隊)。對眾創空間直接投資在孵企業(團隊)每投資一個項目超過10萬元(含)的,按實際投資10%的比例給予獎勵,單個投資項目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引入社會機構投資在孵企業(團隊)的,每投資一個項目超過50萬元(含)的,給予1萬元獎勵。
東湖高新區每年對經備案的眾創空間開展年度績效考核評估工作,考核評估內容包括基礎服務能力、投融資服務能力、創業交流活動、服務對象數量等,對年度績效考核結果在合格以上(含)的眾創空間給予不超過50萬元獎勵。對考評結果不合格的眾創空間限期整改;對連續兩年績效考評結果不合格的,取消其眾創空間資格。
東湖高新區每年通過光谷青桐匯、創新創業大賽等途徑評選二十名光谷創業明星,給予每名創業明星10萬元獎勵,宣傳創業典型,弘揚創業精神,營造光谷創新創業氛圍。
上述支持事項與東湖高新區此前出臺創新創業政策有重復的,按照從高不重復的支持標準執行。單個眾創空間年度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眾創空間備案認定條件
(1)在東湖高新區登記,并實際開展經營活動。
(2)發展方向明確,科技創新創業服務特色鮮明,具有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服務相適應的工作人員,至少有5名以上具有相應專業知識、技能的管理服務人員。
(3)具有可自主支配的辦公場地。眾創空間場地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含),其中,公共辦公與服務場地面積不低于總面積的90%,正常運營時間在半年以上。場地屬租賃性質的,租賃期限應在3年以上。
(4)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配套齊全。具有免費高帶寬互聯網接入的網絡空間,為創新創業者提供開源軟件、裝配工具、試驗儀器等公共技術資源共享空間,以及便于創業者之間、創業者和投融資機構等外界各方交流對接的線上(線下)社交空間。
(5)設立不少于100萬元的專項基金,與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基金、投資及擔保機構等有緊密的合作關系。
(6)具有項目發現、篩選、孵化、投資機制,開展日常性項目路演、創業大賽、創業沙龍、創業論壇等各類創業活動,整合并鏈接社會資源,為創業者提供技術研發、投融資對接、團隊融合、培訓輔導、產品發布、項目推介、市場開拓、溝通交流等服務。
(7)建立創業導師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借助成功企業家、天使投資人和專業人士等為主的專兼職創業導師隊伍,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輔導、培訓等服務。
(8)建立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在向創業者提供靈活、免費或低收費日常服務的基礎上,鼓勵通過投資與高附加值的專業服務等獲取收益,探索可持續發展運營模式。
支持龍頭骨干企業、高校院所、產業聯盟、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專業化機構或團隊建設眾創空間,服務和支撐實體經濟發展。支持創業投資機構、天使投資人、境內外知名眾創空間等社會力量,按照市場化原則投資建設或管理運營眾創空間。鼓勵傳統孵化器(含大學科技園)利用存量資源改造升級建設眾創空間。發揮東湖高新區資源的優勢,合理引導和規劃布局眾創空間。以創客街區為龍頭,沿光谷大道、關山大道、民族大道建設“川”字形眾創空間聚集帶,支持專業園區和社會機構建設要素集聚、服務完善、創新創業生態良好的專業化創業服務集聚區(創谷)。